預計厄爾尼諾事件大概率發生在美豆播種結束之后,有利于新年度美豆增產。美國農業部預計全球大豆進入增產周期,供給逐步轉向寬松。國內海關抽檢政策再度收緊,導致進口大豆集中到港壓力后置。
當前美豆春播進展順利,5月14日大豆播種完成49%,遠超去年同期的27%和五年同期均值36%,未來兩周天氣無持續性降雨,整體有利于美豆播種,預計6月上旬美豆播種基本完成。厄爾尼諾天氣模式很可能在5月至7月期間形成,根據當前播種情況,預計厄爾尼諾事件大概率發生在美豆播種結束之后,有利于新年度美豆增產。
售糧出口均有壓力,巴西豆價易跌難漲
5月16日,巴西大豆FOB報價483美元/噸,周環比下跌4美元/噸,月環比下跌12美元/噸,較1月初下跌150美元/噸?;顖髢r雖有回升,但仍維持貼水,5月16日,巴西大豆基差報價比CBOT大豆基準期貨合約低86美分/蒲式耳,周環比回升20美分/蒲式耳,月環比回升65美分/蒲式耳。
價格下跌的原因在于巴西大豆出售、出口均面臨持續性壓力。因收獲期間大豆單產好于預期,美國農業部5月供需報告將巴西大豆產量預估值上調100萬噸,至1.55億噸,創歷史新高。
盡管大豆收獲接近尾聲,根據巴西海關數據測算,截至5月12日,巴西大豆出口進度43%,去年同期為46%。因倉儲、出口運力有限,為避免7月份后與二茬玉米爭奪資源,預計6月份前巴西大豆售糧、出口壓力均較大。
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(BAGE)稱,截至5月10日的一周,阿根廷大豆收獲進度為51.6%,比一周前推進8.2%,但仍比去年同期低13.3%。該交易所預計2022/2023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為2250萬噸,比去年的4330萬噸減少48%。
巴西大豆收獲接近尾聲,售糧、出口進度均不及往年,由于售糧、出口壓力難以緩解,大豆價格將維持弱勢,隨著CBOT大豆價格下降,巴西大豆FOB基差報價可能會有所回升,但貼水狀態將大概率維持。
厄爾尼諾有利生產,全球大豆有望增產
厄爾尼諾天氣通常會有利于美國大豆生長。據統計,2000年以來,美國共發生了6次(涉及13年)厄爾尼諾事件,其中6年單產下降(減幅5%以上2年),7年單產增加(增幅5%以上4年)。研究發現,播種完成之后發生、強度中等偏強的厄爾尼諾事件更有利于大豆增產。
美國農業部預計全球大豆進入增產周期,供給逐步轉向寬松。預計2023/2024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達到創紀錄的4.1059億噸,同比提高4000多萬噸,增幅為10.8%;大豆壓榨量為3.3231億噸,同比提高1900萬噸,增幅為6.1%;期末庫存為1.225億噸,同比提高2150萬噸,增幅為21.2%。分國別來看,美國大豆產量1.2274億噸,同比增長640萬噸,增幅為5.4%,期末庫存由586萬噸增至911萬噸,庫存偏緊狀態得到根本性改善;阿根廷大豆產量提高至4800萬噸,同比激增2100萬噸;巴西大豆產量達到1.63億噸,同比提高900萬噸;中國大豆產量為2050萬噸,同比提高22萬噸。
各地通關節奏不一,豆粕價格南漲北跌
本周各地大豆通關放行節奏不一,導致豆粕現貨價格互有漲跌,主要表現為華北跌、華東和華南漲。5月17日,華北沿海地區43%蛋白豆粕現貨報價4200~4250元/噸,周環比下跌100~250元/噸;華東、華南地區4150~4300元/噸,周環比上漲50~150元/噸?;顖髢r延續近強遠弱,5月提貨報價較6月高200~400元/噸。
本次海關政策發生新變化,對華東、華南影響更大,因前期大豆庫存偏低,入關抽檢轉嚴后新購大豆不能按時進廠,華東、華南部分油廠缺豆停機。監測顯示,上周國內大豆壓榨量173萬噸,比前一周減少25萬噸,比上月同期增加14萬噸,同比增 加3萬噸,比近三年同期均值減少10萬噸。
由于國內油廠開機率下調,上周大豆庫存回升。監測顯示,5月12日,全國主要油廠進口大豆商業庫存380萬噸,周環比增加40萬噸,月環比增加80萬噸,同比減少98萬噸。因油廠開機下降,而提貨情況較好,豆粕庫存大幅下降至年內新低。5月12日,國內主要油廠豆粕庫存21萬噸,周環比減少9萬噸,月環比減少8萬噸,同比減少37萬噸,比過去三年同期均值減少32萬噸。
國內海關抽檢政策再度收緊,導致進口大豆集中到港壓力后置,打亂國內大豆壓榨節奏,考慮到豆粕庫存已降至歷史相對低位,在階段性供給偏緊的情況下,預計豆粕價格延續近強遠弱走勢。
長期累庫趨勢難改,國內豆油震蕩下跌
本周,國內豆油現貨價格震蕩下跌。5月17日,沿海地區一級豆油現貨價格7650~7850元/噸,周環比下跌200~300元/噸;一級豆油基差報價Y2309+400~700元/噸,較上周下降20~50元/噸。
由于大豆進口成本小幅走高,加之國內豆油價格下挫,國內大豆壓榨利潤小幅下降。5月17日,巴西大豆5月船期對大商所9月合約壓榨利潤-60元/噸(3%進口關稅,加工費用100元/噸),周環比減少115元/噸;油廠對巴西大豆現貨壓榨利潤470元/噸,周環比減少130元/噸。
上周受大豆到港卸船不暢影響,油廠開機小幅回落,豆油庫存有所下降。5月12日,全國主要油廠豆油庫存63萬噸,周環比減少4萬噸,月環比增加6萬噸,同比減少30萬噸。受海關政策變化、大豆進廠延遲影響,國內油廠壓榨量下調,豆油累庫節奏放緩,但后期大豆到港壓力仍較大,油廠周度壓榨量可能維持在160萬噸以上,豆油供給預期充足,進入夏季后豆油消費將轉入淡季,預計豆油長期累庫趨勢不改,價格將維持震蕩下跌走勢。
近期植物油價格震蕩運行,豆油表現更為弱勢,菜豆油價差有所擴大。5月16日,菜豆油2309合約價差838元/噸,較上周擴大151元/噸,月環比擴大163元/噸,同比縮小1321元/噸;2401合約價差779元/噸,較上周擴大135元/噸。華東沿海地區菜豆油現貨價差380元/噸,較上周擴大260元/噸,月環比擴大250元/噸,同比縮小1620元/噸。
產地進入增產周期,打壓國際棕油價格
本周,國際棕櫚油現貨價格震蕩下跌。5月17日,6月船期馬來西亞棕櫚油FOB報價880美元/噸,周環比下跌55美元/噸,跌幅為5.9%。5月份以來,馬來西亞棕櫚油增產預期較強,艾芬黃氏投資銀行預計,馬來西亞毛棕櫚油產量將從5月開始上升,并可能在今年9月或10月達到頂峰。
南馬來西亞棕櫚油公會(SPOMMA)數據顯示,5月1日至15日,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提高16.72%,其中鮮果串單產環比提高15.51%,出油率(OER)增長0.23%。船運調查機構Amspec數據顯示,5月1日至15日,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52.3萬噸,環比提高5.17%。船運調查機構ITS數據顯示,5月1日至15日,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55.7萬噸,環比提高3.95%。預計5月份開始,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將逐步回升,5月份國際棕櫚油價格維持震蕩偏弱走勢。
受國際棕櫚油價格下跌帶動,本周國內棕櫚油價格下跌,但跌幅小于國際。5月17日,沿海地區24度棕櫚油報價7350~7500元/噸,周環比下跌50~100元/噸;棕櫚油現貨基差報價為P2309+600~750元/噸,較上周上漲50~100元/噸。
4月至5月棕櫚油進口到港減少,加之夏季消費好轉,沿海地區庫存連續第六周下降。5月12日,沿海地區食用棕櫚油庫存64萬噸(加上工棕75萬噸),周環比減少6萬噸,月環比減少14萬噸,同比增加41萬噸。其中,天津9萬噸,江蘇張家港27萬噸,廣東14萬噸。需求好轉、到港減少,預計二季度國內棕櫚油將繼續去庫存,5月份棕櫚油基差報價穩中偏強,現貨價格隨盤區間震蕩。